本篇文章1952字,读完约5分钟

看用血堵住嗓子的树

11月26日,阳光明媚,江南区江西镇和新村木村坂一如既往地安静,几个村民在古树群下闲谈。 古木丛茂密的枝叶挡住了耀眼的阳光,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小村庄。 茂密的枝叶中,榕树、樟树……用具有神秘色彩的珍贵树种——血封住喉咙。 血封喉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毒的树,汁液雪白,但奇毒无与伦比,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畜体内,20分钟到2小时内就会死亡。 但是,这几瓶剧毒见血封住了喉咙树,百年来对村民很友好,很多村民小时候在树下玩耍,吃过那个果实。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用血封住喉咙

古树群的珍贵树种

江南区江西镇和新村木村坂是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古村,村头有古树群,这些古树至少有100年的历史。 古树群中树木种类繁多,有大叶榕、小叶榕、香樟树、假革婆树、铁凌树、华南朴等,其中最珍贵的是见血封喉(也称矢毒木),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剧毒和药用植物。 其乳白色的汁液含有剧毒,一接触人畜伤口,中毒者心脏就会瘫痪,血管闭合,血液凝固窒息而死,因此被称为“看血封喉”。

木村坂的古树群中,有40米以上的高度,树龄120年以上的鲜血,喉干高耸,枝叶茂盛,树冠像一把敞开的伞。 用血堵住喉咙的枝叶和普通灌木没有什么不同,但根和其他圆柱形的树根不同,是板根,板根像泥墙一样,扎根在土壤深处,牢牢支撑着树干的生长。 两条见血封喉树上都用铁丝系着蓝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卡”,站牌日期为年6月,保护等级为3级。

因为毒性太大,清朝雍正皇帝下令全国见血割喉树,所以看到至今残留的血,喉树寥寥无几。 因为用血堵住喉咙的“堵住喉咙”这句话带有神秘的颜色,所以记者看到这棵树上时,非常小心。 但是,木村坂党支部书记廖有恩说:“如果身体没有伤口,只要不接触树汁,就没有必要害怕。” “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 那个时候吃的东西少,把掉下来的果子捡起来吃了。 ”廖有恩回忆说,血封喉树成熟的果实是红色果皮,大小比花生粒大一点,果肉绵密,嘴里有涩味。

看到血,在喉咙树下,记者看到了多株树苗。 苗木高约10厘米,叶呈椭圆形到倒卵形,边缘有锯齿。 随着树苗的成长,树叶逐渐变成长椭圆形,边缘的锯齿也逐渐消失。 廖有恩说,树下有多棵树苗,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长大,长到最大20、30厘米就会自行枯萎。 “广西大学林学院的专家曾将生长在见血封喉的树旁的小树苗移植到南宁。 但不久,树苗就全部枯死了。 专家推断,这棵树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存。 ”。 这样的特征,见血堵住喉咙是非常罕见的。

看到血就封了喉咙里的树苗

村民注意到古树是“毒王”

其实,除了看到古树群中的两株血封住了喉咙树之外,木村坂的后山至今为止还发现了一株,树龄达320多年,被称为“毒王”。 但是,《毒王》几年前被白蚁和天牛等害虫咬黄枯死,但关于《毒王》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南宁市工作人员定居的木村人罗荣坚退休十年了,还记得小时候耕牛神秘地死了。 “以前,那棵树下有个池塘,村民喜欢把牛拴在树下,让耕牛在池塘里打滚。 有可能是被虫子和螫伤了,牛在树干上摩擦身体时突然倒下了。” 据罗坚说,以前不知道这棵树的名字和由来,也不知道那棵树的汁液含有剧毒,认为牛突然死亡,村民冒犯了树神。

2001年,罗荣坚陪同客人游览青秀山风景区,导游看着从国外引进的血介绍封喉树时,他越看越觉得像村子里几棵不知名的树,萌生了请林业专家鉴定树种的想法。 此后,广西大学农业系教授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木村坂三棵树都是在南宁灭绝多年的见血封喉,枯死300多年的树龄见血封喉是广西发现的见血封喉树中生长最快的,被称为“见血封喉王”。

看到最大的血,封住喉咙的树干三个大人拥抱不了

毒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s2/]

广西林学院专家表示,血封喉树的汁液成分具有查看血封喉苷,加快心率,增加心血输出量的功效。 然后,当汁液与血液接触后,迅速与血小板发生反应,血液凝固,停止流动,人畜死亡。 以前,耕牛无缘无故死亡,我想是因为牛的伤口染上了树汁。

为了验证树的毒性有多大,村民做了实验。 廖有恩说,过去有一个村民,公鸡腿上受伤,他把用鲜血封住喉咙的汁液涂在鸡的伤口上。 不到十分钟公鸡就停止了挣扎。 解剖鸡后,村民们看到体内的血液凝固在血管里。

现在我见过用血堵住喉咙的村民,更害怕那个。 他警告说,出嫁村子30多年后的村民,以前不知道树木有毒,在树下玩耍,现在知道了被剧毒的血堵住喉咙,不要摸家里的孩子。

用血堵住喉咙的树汁有剧毒,但它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写的《中华本草》一书,用血封喉的鲜木汁具有强心强、催吐、腹泻、麻醉的功效,外用治疗淋巴结结核。 种子具有退热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痢疾。 (记者何璞汐/文刘增璇/图)

(作者:何璐汐刘增璇)

标题:“耕牛一碰就暴毙村民食果却无恙 探访古村落里的神秘毒树”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ms/1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