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0字,读完约9分钟

《我的瘟疫邮寄画——爱的传播》海报绘画比赛获奖画。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照片

埃及的网民叶海亚得到了手工制作的中国菜。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照片

“云游中国——护照中的中国文化与旅游”系列讲座的视频截图。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提供图

《峨眉除外》的摄影展上关于峨眉山的摄影作品。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外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创新从业方式,推出形式多样的在线活动,丰富文化交流内涵,在“云端”传播守望相助友谊,得到当地民众的积极评价。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

打开在线交流的新模式

“彼此不知道远近,万里还在旁边。 丝道古道,永远为我们守望……”5月22日,阿语歌曲《中埃手挽手》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官网上发布。 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埃及知名音乐人共同创作的这首曲子,以充满阿拉伯风情的动人旋律和深情歌词,讲述了中埃两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动人故事,唱出了两国民间深厚的友谊。

这首歌发表前不久,为纪念中埃建交64周年,另一首歌《携手并肩》也在中心媒体上发表。 2首歌曲在埃及广受好评,mv收视率超过了60万次。 埃及卫生和人口部部长助理介绍基非常喜欢两首歌,并在社交媒体上转发。 当地网民表示,希望伊中两国友谊之船顺着歌声横渡尼罗河和黄河,进入人民心中。 ”。

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开展在线汉语教学活动。 然后利用社会交流媒体网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启了在线交流的新模式:歌曲创作、摄影展开设、烹饪大赛举办……以“云游中国”为主题,中心举办云教室、云展览、云美食、云演出等在线活动。

“我走过20多个国家,拍摄了无数名山大川,但第一次看到了库卡这样的大气恢复弘的自然景观。”在《云》中欣赏了关于新疆库卡的摄影展后,埃及摄影家艾哈迈德赞不绝口。 他从事摄影几十年,很喜欢拍摄自然风景照片,“想去库车一眼看看这个”。

中心今年分三期在社会交流媒体主页举办新疆库车主题展,精选体现中国新疆库车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性的照片,探寻新疆库车与埃及当地文旅的契合点。 展览会上线后,多位埃及人被库卡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所感动,寄来了近300张埃及各地美丽的风景照片,与中埃及文化美景共。

隔离期间,许多埃及人爱上了烹饪。 中心举办“在线中华料理店”的美食教育业者,从4月9日开始每周四在网上发布中华料理教育的视频。 第一集视频将在全天候内收看8.5万次。 埃及人叶海亚是这次活动的“铁杆粉丝”,积极学习每周的教育视频,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作品”。 从第一技之涩到最终的“技压群雄”,他在第八期活动中凭借“近乎完美”的宫保鸡丁获得了本期“最佳料理学员”的称号,得到网友的称赞和留言表示祝贺。

吉隆坡文化中心

展现当地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6月,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美丽中国”作文比赛正式开幕。 在全球新冠抗击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今年特设主题《爱与同行》鼓励参与者通过文案记录和分享疫情防控故事,向网民传播信心和勇气。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建议积极与中心长时间合作,在当地中小学宣传这项活动。

这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今年成立以来举办的许多活动的缩影。 今年1月,中心发表了公告。 成立不久,就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局面。 如何克服疫情的不良影响? 从线上到线下,从“面对面”到“云”,在中心开展线上活动空的过程中,数十个主题多样的线上活动相继举办,得到了当地人的积极评价和热情参与。

“医生保护我,我保护你们。 我们每天都在保护身体,珍惜身体,为战胜“瘟疫”而努力。 ”。 在中心发起的“我的疫情邮寄画——爱的传播”海报的绘画比赛中,来自沙巴州启华小学的儿童组冠军刘珉? 用作品的拼凑写着。 这次活动从马来西亚各地收到了700多件投稿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笔迹柔和或意味深长,表现形式不同,但展现出当地人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马来西亚有优秀的华文作家。 为了鼓励当地民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多读书、多读好书,中心联合马来西亚访问网发表了7次在线阅读采访节目《作家作家》,为马来西亚民众提供了疫情防控精神的支持。 访问网络的陈文贵总书记说:“希望通过该节目活跃当地的阅读气氛,让人们知道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家和书籍。”

“乐游中国2019视频大赛”的网络投票活动也引起了许多当地人的关注。 仅一周时间就聚集了近2万人,重头奖“网络热门视频”和“网络视频博主”的投票数都超过了6000人。 获奖作品15部随后将在中心的网络平台上展出。 一位网友在活动网页上称赞入选作品专业水平之高,称:“视频之美、美食、文化很有吸引力! 疫情结束后,我们也想去中国看看”。

中心与当地文化艺术机构、表演团体和艺术家合作,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新科技和新媒体实现文艺创作,积极组织策划包括云征集、云演出、云讲座、云公益、云从业坊等在内的文艺精品项目,计划下半年陆续推出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

我期待探索中国的深处

“短短一分钟的视频,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活力。 视频中的艺术、体育活动、城市景观都令人震撼。 ”。 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在线中文课上,一部名为《欢迎来到上海》的短片让学生穆纳接近了这个国际大都市。 “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去上海品尝当地的美食,探索中国的神秘。 ”。

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将中文课转移到网上,开展“云游中国”系列活动。 除了《峨眉》之外,其他都不是云”摄影展、江南文化主题系列视频、疫情防控纪录片、网上课堂聊天中国……中心通过分享视频照片、进行网上交流,为比利时民众提供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为当地民众提供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 中文班的法国学生平静地说:“我非常喜欢中文和中国文化,《云游中国》帮助我提高了中文水平,希望我在中心分享越来越多有英语或法律复制幕的中国电影。”

中文班的学员塞萨尔是在欧盟工作的西班牙官员,他热衷于中国文化,特别对中国民乐和中医感兴趣。 疫情防控期间,他把自己家里保存的中药寄给了需要的西班牙朋友。 塞萨尔对《云游中国》系列的活动印象深刻,他说:“我希望《云游中国》活动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并希望这个活动能一直持续下去。 ”。

基于当地人的兴趣,中心发表了受欢迎的文化艺术作品。 经典民乐《栀子花开了》演绎中国民族音乐写意之美,艺术作品《敦煌诗意》体现中国工匠精神,《刺绣》中干坤·中国商城展》展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纪录片《指尖的中国:凤栖桐》。

在云端,人们可以听语言,在精彩而有意义的故事和琵琶瑛的旋律中放松。 也可以欣赏自古流传的艺术作品,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 多种选择,丰富的乐趣,当地人的魅力真好。

“云”文化交流还扩大了中比两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力量。 中心官网刊登了广泛好评的纪录片《中国疫情防控杂志》、歌剧音乐电视台《一起》、疫情防控舞台作品《天使告诉我》等多部疫情防控主题作品,讲述了中国的疫情防控故事。 中文班的学生们还共同制作了以中比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绘画赠与中心,凝聚了共克时的艰辛力量。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

“艺”抗击疫情,丰富民众家庭生活

“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被称为四绝。 》视频中,新加坡著名的文化和旅游专家李良义坐在地图前雄辩地讲话。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公室与李良义合作,发布了《云游中国——护照中的中国文化与旅游》系列视频讲座,以中国护照中页各地风景图案为脉络,展现中国各地历史文化与自然

除李良义外,该视频节目得到了中新两国众多嘉宾的帮助。 中国表演艺术家姜昆讲述故宫角楼的趣闻,布依族姑娘盛装讲解贵州“中国天眼”工程,新加坡青年表演艺术家汪慧分享黄梅戏唱腔艺术……该系列视频第一集于今年4月16日在优兔和脸书上发售后, 网友说:“讲座的文案非常精彩,在疫情期间能在家听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节目,我们非常惊讶。 ”有评论。

今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也是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成立5周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心将眼球从线下转向线上,停课,开展网课,并推出多项线上活动,满足新加坡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诉求。

5月,中国近代民乐家刘天华创作的《光明行》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线。 这首曲子是中新两国着名的胡琴演奏家、管弦乐首席和二胡爱好者在网上共同演奏的二胡名曲,引起众多观众的关注。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脸书上表示,由于疫情,胡琴演奏家们只能暂时各自演奏,但大家的爱和努力,再次展现了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

此外,由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发起,制作的视频《鸿雁提供温情,心系客工情》也在中心的社会交流媒体网站上线,为当地外籍工人的疫情防控工作感到鼓舞。 中心与新加坡知名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合作,推出“《艺》抗疫”等三场在线音乐会,丰富了当地人的家庭生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国南航魔法“口罩航班”……从2月初到现在,中心和旅游在各互联网平台上积极发布疫情防控主题的推文,介绍中国疫情防控努力,分享中国疫情的经验和方法 其中多条推文备受瞩目,浏览量接近万人次。

(本报记者白紫微、任皓宇整理、通讯员贾捷、张杰鑫、葛译友、齐正军)

标题:“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国外中国文化中心“云端”传播守望相助情谊”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