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4字,读完约2分钟

彝族青年郑口吃是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民。 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土地贫瘠,居住条件艰苦,村民过着长期仰天吃饭的日子。 和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一样,郑口吃高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在江西养猪场打工的时候,他学习了规模化养猪技术。

郑觉得家乡的乌金猪肉质量很好,但是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场,自己开养猪场也可以。 年8月,郑口吃回到三河村,开始养猪创业。

郑口吃和妻子洛古在山坡上放养了乌金猪( 7月22日拍摄)。

郑结合的妻子洛古有在苦荞地里摘嫩叶做猪草惹生气的人( 7月22日拍摄)。

郑口吃将乌金猪从丸舍赶往田野( 7月22日拍摄)。 盖猪圈资金不足,郑食合找朋友东借西借。 没有去猪舍的路,他自己租了挖掘机修理。 养猪的工作又脏又累,他和妻子整天开着三轮车往返于家和养猪场,打扫卫生,打猪草,追猪到森林里觅食……这样的生活很单调,很痛苦,但看到猪小猪每天都在成长,郑很开心

郑口吃和妻子洛古有人用蔬菜叶子喂猪( 7月22日拍摄)。

一年后,郑食合的乌金猪销售空,他也脱下了穷人家的帽子。 许多不相信乌金猪能进行规模养殖的村民参观郑食合的猪场取经。 郑口吃觉得扩大规模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扶贫事业队的协助下,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吸收了村民加入,扩大了养殖规模。

郑口吃三岁的儿子在山上追乌金猪( 7月22日拍摄)。

郑口吃惹怒了妻子洛古有,和儿子郑凯文一起( 7月22日拍摄)。

上图:郑吃合家原有的土地空间,已废弃。 下图:郑口吃新居所在的三河村秋叶原组的集中居住地(拼接照片,7月22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为了让村民放心,郑食合免费向村民分发猪苗,在收猪时抵扣猪苗的货款。 目前,养殖合作社有近60户村民参加。 今年合作社乌金猪存栏约300头,农户散养的也约200头。

郑口吃(左)在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据点帮助邻居融资( 7月23日拍摄)。 。

郑口吃(右二饰)扛着在集市上购买的光叶紫花芬种子( 7月23日拍摄)。 紫花芬是很好的猪饲料。

消灭贫困成功后,郑食合打算继续用心学习,用心做,扩大养猪规模,搞好手头事业。

郑口吃在网上学习养猪技术( 7月22日拍摄)。


标题:“脱贫后不返贫,是这个青年努力的方向”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