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24字,读完约9分钟

12年奋斗在高铁养护第一线,遵守0.1毫米技术标准,14次解读高铁养护问题,4次获得局集团企业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动态检测零点、静态检测零缺陷优异业绩,创下“中国高铁第一坡”养护奇迹。 他是列车安全穿越大秦岭主峰的工程硕士、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企业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总调度长王宏昌。

王宏昌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企业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总调度长,高级工程师,2008年参加工作,年被评为中国铁路总企业“百几千万人才”工程专业拔尖人才,2019年获得西安局集团企业“西铁模范”称号。

追踪0.9毫米的“真凶”

精致帅气的王宏昌2008年从华东交通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工务段当了线路工。 工区的师傅们把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当做“宝贝”一样对待,而王宏昌却跟着师傅们的现场走,在专业实践中提高技能。 在每天看起来无聊的巡逻线中,王宏昌将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2009年郑西高铁开始事前干预工作,王宏昌最先报名。 9个月来,他运用所学知识,先后处理了网络数据搭接等6个技术问题,震惊了工区的员工们。

不久,王宏昌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那是2009年12月15日,综合检查车通过郑西高铁魏南北站2号道岔时,检测到的晃车问题使他陷入困境。 他回顾说:“2号道岔在全国首次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桥上没有硅速道线,我们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越困难越前进。 王宏昌利用以前流传下来的养护手段测量道岔各部分的尺寸,反复对照设计参数,发现数值没有超标,但晃车的问题依然存在。 国内外的高铁专家相继来到现场,多次分解测量,也没有得出答案。

不服输的王宏昌多次乘坐综合检查车,感受晃车的症状,反复推敲原因。 一个月后,当车轮越过道岔,从基本轨道转入尖轨时,异常突变引起了王宏昌的警惕。

尖轨和基本轨的高度差有问题吗? 带着疑问,王宏昌主动联系道岔制造商,原来高铁有新的技术指标“尖轨低值”,超过规定限度可能会导致列车颠簸。

王宏昌急忙按照设计标准实测,结果发现“尖轨下降值”超过0.9毫米,这就是摇晃的“真凶”。 他立即组织调试相关零部件,解决车辆难题.随后,他总结的《尖沙咀低值5分事业法》在西安局集团企业管内宣传应用.。

“只有拥有金刚钻,才能从事瓷器工作。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赶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 王宏昌深刻感受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年,他获得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工程硕士学位,学习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信息。 不久,他与西宝高铁咸阳渭河特大桥铺设的进口曲线导轨伸缩调节器进行了比较。

日常养护中,该钢轨伸缩调节器区域经常发生病害,增大材料费支出,不仅增加职工的工作强度,还影响线路的动态平整度。 因为调节器是进口设备,厂家不能提供详细的资料,所以王宏昌坐得像针毡一样。

期间,他除了完成日常生产任务外,还埋头于现场。 两年来,他撰写了涵盖91页理论管理、数据观察等文案的学术报告,使病害率减少47%,减少了从业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西安局集团企业管内调节器的养护维修提供了重要依据。

哪里有需要王宏昌的样子。 从年到年,王宏昌参与了多条高速铁路的静态检测、动态检测,处理了10个技术课题,发表了论文6篇。

比较真0.1毫米偏差

抱着“尽善尽美,争分夺秒”的信念,去年4月,王宏昌再次邀请缨,参与了西成高铁的开通准备工作。

作为中国第一条通过秦岭南北主峰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速铁路鄞邑站至新场街站之间有45公里长、坡度25‰的连续增长坡道,车辆每前进海拔上升25米,坡道落差达到1100米,“中国高速铁路第一坡”

掌握第一手资料,王宏昌经常进山一周,有时整天不能吃饭,饿着肚子吃面包,喝山泉,管理工厂辖区内153公里的桥梁、隧道、线路,甚至他自己都没走过几次。

面对45公里25‰的连续增长坡道,王宏昌组织员工对上下线路15万根枕头逐一收集新闻,分解数据600多万组,通过几次微调,将轨道几何尺寸的最小偏差牢牢锁定在技术标准以内。

新场街站是西成高铁全线海拔最高点,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0度左右。 王宏昌主动联系气象部门,全面了解气候变化规律,逐项确定设备检测要点和劳动安全控制关键。

年11月,西成高速铁路开通。 但在联调联考中,新场街站6号道岔出现动力学指标超限问题,存在行车安全风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按期开通。

虽然开通的日子快到了,但是处理方案总是做不出来,王宏昌就坐不住了。 他对新场街站正线的8组道岔逐一进行分析,全面检查各组道岔枕的几何尺寸、钢轨轮廓等,为0.1毫米的偏差,他反复松开跳闸材料,进行往返调整。 10天后,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并顺利处理了。

年12月,西成高铁顺利通车。 尽管事先有所预料,但在12月中旬的设备应急处理中,生产组织问题暴露出来,他上了西安工务段户县东线路工厂主任王宏昌的课。

从鄠邑到新场街的区间,每年10月末都因大雪封山,直到第二年4月才融化。 工作人员到西成高铁的成长坡,按照道路的方法完全无法到达,只能由车站里和谐的n5型内燃机车牵引轨道车到工作点。

“如何在日常检查和应急处理中保证人员、机械器具的运输? ”难题摆在王宏昌面前。 他根据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工作的不同配合情况,制定了乡邑至新场街区间供电工作、新场街至佛坪区间工务工作等五种生产组织模式,使单一“天窗”比较有效的工作时间增加85分钟,月平均人员133人。

“中国高铁第一坡”的安全,体现了中国高铁的科技实力,考验着高铁人的责任和担当。 王宏昌始终秉承“高铁安全万无失、客运列车万无失”的理念,参与国家、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企业、西安局集团企业等高铁行业要点科研项目14次,发表论文6篇,完善郑邑至佛坪增长坡道工务专项运输安全保障措施19项。 年,他被选为国铁集团“一百几十万人才”的工程专家。

争创“0+0”养生奇迹[/s2/]

2019年4月,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启动,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成立。 8月3日,鄠邑综合修理厂成立,王宏昌担任工厂主任。

新成立的邓邑综合修理厂,承担着西成高铁西安北至佛坪159公里范围的工务、电气务、供电设备维修及高铁外部环境管理任务。

“以前我们是单一的劳务专业,现在工电供应联盟、生产组织、安全风险点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王宏昌直言,如何通过形式一体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是高速铁路综合维护生产一体化改革的难点。

工厂新成立的调度分解工区有5台电话。 2019年2月13日上午,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调度员通知称,线路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应急处理。 这个时候,负责线路部门的值班人员去了厕所,但是座机、手机一直没有出来,应急处理延迟了7分钟。

“在一个车间里,必须荣辱与共,相互区别。 ”。 本来是谁的责任由谁负责,这次王宏昌对整个工区的9名员工进行了两倍的考核。 但研讨会后,王宏昌深刻认识到,问题起因于某单位值班人员不接电话,但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各专业之间存在技术壁垒,不能轻易“招聘”。

组建高素质的战斗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是王宏昌的第一招。

职场35岁以下的青工占85%,思想活跃,想法多样,王宏昌有时经常用“幸福就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诱惑他们。 他还组织员工开设了45个“高铁大讲堂”,举办了13期综合维修培训班,使员工实现了“一专多能,一主二辅”。 选拔技术骨干成立攻关组,让他们在紧急、危险的任务中接受培训,培养的8名优秀技术人员相继担任管理职务。

一体化改革,生产组织是最重要的。 王宏昌从编制检修计划开始,搞好上下级纵向信息表达、专业间横向信息表达,严防过度融合影响专业发挥。 组织制定“7+2”项多专业联合作业指导书、57项单一专业作业指导书,通过“六固化”、“五统一”确定检查流程和标准,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在机床材料管理方面,为体现“共管共享”,王宏昌整合了各专业仓库,从招聘功能上重新划分为材料、工具、应急3大类,面积压缩了200多平方米。 对各专业机床,整理通用部分29类、专业部分121类,统一安装芯片或喷涂二维码,实现动态管理,提高出入库效率,实现分支消耗。

改革实施一年多来,王宏昌带领职工清查西成高铁高坡区域线路设备,取得了“动态检测零点,静态检测零点”的好成绩。

今年7月中旬,王宏昌进入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总调度长的职位,带领越来越多的员工精细养护高铁线路设备,使列车安全地行驶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标题:“新时代·铁路榜样”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