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61字,读完约11分钟

8月30日,对中国核事业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50年前的这一天,在距离四川成都100公里以上的深山代号为“909”的基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地模态反应堆首次实现了全功率运行,表明核潜艇动力装置能够实现和采用设计目标。 4个月后的1970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潜水自主开发的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不仅如此,陆上模拟反应堆的建设还向新中国发出了核电第一次电力,中国核电厂依靠自身力量,自主设计,建设了包括世界领先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反应堆,核电从“国家荣耀”到“国家名片”。 可以说,中国的核动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自信和底气,建于909基地。

在中国核电50周年之际,记者跟随核心集团工作人员进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动力研发试验基地,感受中国核事业迅速发展的崎岖岁月,探索核电背后的精神力量。

位于909基地的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拟反应堆厂址(核心组供图)。

白手起家:“核潜艇,必须制造一万年”

现在的909基地机关小院,绿树成荫,幽静秀丽,玉石堆成的灰色墙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古朴的味道。 挂在本馆中间的扁额,无声地诉说着这座普通小院极其罕见的历史。 “核潜艇,拿出来一万年! ”

这句话是毛泽东向我国核动力事业迅速发展发出的伟大号召。 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核潜艇技术,支持苏联开发核潜艇的想法被拒绝后,毛泽东决定“我们自己搞”。

但是,核潜艇技术极其繁多复杂,全艇设备、仪器、附件达2600多件,4.6万多件,电缆全长90多公里,管道全长30多公里。 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核反应堆的开发更加困难。

1965年8月,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正式开始研制。 为了成功建造一次核潜艇,有必要建造一堆与环境条件完全一致的陆地模式进行模拟。 于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八千军民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在四川西南部的密林深处,在没有技术资料、没有援助专家的自然条件恶劣的条件下,开始为“巨龙”铸造“芯”,为大国制造“盾”。

“909在哪里? 不知道909之前要做什么? 不知道,但是我知道。 祖国需要我。 当时很多人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知道号码909,但是为国家奉献青春,贡献知识力量是他们的共识。

机关院子里至今还留着写着“成都291邮箱”的邮箱。 在这张地图上找不到的通讯地址是八千军民和家人唯一的联系方式。 面对当地人的提问,他们只说属于“西南水电研究所”,来到四川迅速发展水电。

909基地对外称为西南水电研究所,通讯地址为成都291邮箱。 图为设置在基站小院的信箱(薛鹏摄)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国核动力院”)原总工程师黄士鉴对记者说:“当时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关于核动力装置的所有资料都是两张模糊的照片。 参加研究开发的大部分是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很多人所学的专业也与核不符,必须重新开始一切。 ”。

如果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设计者和科研人员发扬大团结、大合作、大赛、大家干的精神和作风,白天搞研究,住在工地,晚上学习,又继续工作。 他们用计算尺计算核反应堆结构,用手摇动计算机交替计算物理公式,一次计算、一次实验在核反应堆芯结构、控制、物理、热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8千军民奋斗在实验基地,场面壮观,但生活艰难。

我不会忘记在909基地生活过的人们。 那时喝的水来自水田、池塘、河沟,经常拉肚子,很多人忘记了肠胃系统的缺点。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大家用明矾解决,经常会发现一缸水不见了,缸底沉淀着厚厚的泥。 住宅“干打垒”——当场采访用石头和泥土建造的房子。 道路是土路,在土上铺上碎石变成了道路,当时晴天笑着说“洋灰”路,雨天笑着说“水泥”路。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故居909基地的办公桌(薛鹏摄)

4年的辛苦奠定了基础,5年的血汗第一次成功了。 1970年7月25日,陆上模式堆核动力装置由自身的发电机供电,我国首次实现了核电。 今年9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说,当时有些同志高兴得跳了起来,“真的看到了核电! ”发出了欢呼声。 一个多月后,陆地模式堆实现了满功率运行,提前完成了试验任务。

“一万年太长了,只争朝夕! ’自主开发的中国核潜艇动力装置,共和国没有等多久。

继续奋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必须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909基地收藏着科研人员安装着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积如山的压力容器的老照片,面软的年轻人盯着容器,对眼睛充满了憧憬和自信。 容器外面贴着“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字样。

初代核潜艇陆上模式炉的压力容器正式安装。 容器外面贴着“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字样。 (核心组提供图)

为了提高核动力的研发能力,陆地模型反应堆建成后,科研人员乘胜前进,努力突破难关,瞄准了开发反应堆的反应堆——高通量的反应堆。 这样的核反应堆是通过对材料进行照射试验,可以开发核反应堆的燃料元件的设备,也被称为“工具炉”。 本来进行3年的实验只需要在高通量反应堆里进行几个月,但为了独立自主地迅速发展原子能事业,这是必要的。

1971年初,高通在909基地破土开工。 经过艰苦努力,1980年12月16日,世界第三大、首次在亚洲建成的中国高通工程试验堆投入全电力运行,中国具有独立自主的核动力技术能力。

目前,高通量反应堆已经安全运行了40多年,为我国反应堆用材料、燃料的研究和辐射试验提供了重要手段,并对反应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通过技术改造,高通量炉可以满足多种有诉求的辐射试验和同位素生产。

“从陆上模拟反应堆的建设开始,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设计建设了多种类型的研究反应堆,为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技术基础。 ’中国核动力院党委书记万钢认为。

随着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建设,一个反应堆研发基地初步形成,一个山谷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改革开放后,核电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 1985年开工,1991年投入使用的秦山核电站,结束了中国没有核电站的历史。

国家决定建设核电站时,909基地出来的人才和技术为秦山一期核电站和后来的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支持,完成了多项重要的实验验证。 在秦山二期核电站招标过程中,中国核动力院最终在核反应堆和主冷却剂系统的设计任务中一举中标。

在随后近10年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核动力院承担了工程设计、实验验证和科技攻关,在核电站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等行业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重大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了解到,秦山二期核电站自并网发电以来,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表明我国具备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大型核电站的能力。

迎难而上:“我们处理了勒脖子的问题”

909基地深处碧绿的花园里,有一座废弃的两层小楼。 在不显眼的大楼内会议室,发生了影响中国核电迅速发展方向的讨论。

1997年,中国核动力院副院长张森如在这里与20多名科研人员讨论了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所有人都确信这一点:“如果堆芯受制于外国,就谈不上自主核电。”

这次激烈的研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177堆心”的概念。 “177堆芯”是我国三代核电区别于国外技术的最重要优势,该设计基于国外通用的157组堆芯,每边增加5组元件,每边增加20组元件,形成177组堆芯的创新设计。 堆芯更换周期从一般的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电厂的可用率提高到90%以上。

“俗话说,“177堆心”是“华龙一号”的灵魂,相当于在汽车上搭载了发动机。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表示,“华龙一号”的这台发动机完全是我国自主设计的。

由于堆芯结构发生了变化,一系列主要设备需要重新设计。 设计者还瞄准了核电站的寿命要求,改进了压力容器的设计,使核电站能够运行60年。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刘昌文介绍,从基本概念的形成,到一系列重大设计改进课题的研发、试验、验证与克服,再到工程方案的优化与完整性,“华龙一号”技术开发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

年4月22日,“华龙一号”首个福清核电站5号机核岛3座安注箱吊装完成。 (核心组提供图)

关键技术是国家的宝贝,来不了,买不到,讨论不了。 “华龙一号”从概念提出到工程建设,意想不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刘昌文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蒸汽发生器被称为“核电站的肺”,以往大型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的设计技术和知识产权掌握在美国、法国手中。 在“华龙一号”设计的初期谈判中,相关方面打算从海外企业购买三代核电站技术。 但是,无论如何谈判,对方都主张,如果将来将这种采用蒸汽发生器技术的核能发电技术用于出口,就必须得到其同意。

“当时就很生气”刘昌文用一个类比告诉记者,相当于给车买轮胎,结果轮胎制造商不允许出口这辆车,“这也是促使我们开发有点核心设备的重要动力”。

从那以后,中国核电厂更加坚定了开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决心。 中国核动力院副院长吴琳介绍,中国核动力院随后开始筹资,组建攻关队,从事蒸汽发生器设计研究近30年的专家张富源氏担任攻关小组组长兼专家小组组长。 仅仅27个月后,“华龙一号”用的第三代核电站zh-65型蒸汽发生器登场了。 “我们处理了勒脖子的问题。 ”吴琳自豪地说。

说起蒸汽发生器的开发,张富源马上就感兴趣了。 他耐心地说明了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和运转方法,满怀喜悦地画在了图纸上。 当被问到这种独立自主的决心是否与建设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拟反应堆有关时,张富源意味深长地点头道。

“我国完全可以自主设计知识产权开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来源于我国50多年深厚的核动力技术积累,这些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 ”。 万钢思考。

目前的909基地依然繁忙,是超过30米的三代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实验装置,实验者上下奔跑进行紧张的调试实验,为构建“华龙一号”核心竞争力之一的非能动安全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位于909基地的三代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实验装置(薛鹏摄)。

“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格融入一切,为达成一切而进取。 ’在记者的采访中,工作人员经常提到这句话。 在中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中,909基地继承的精神和技术,促进了一代又一代核电企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标题:“从核潜艇到华龙一号 探访909基地”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