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9字,读完约4分钟

为全面介绍我国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进展和规划,梳理和总结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情况,研究推进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国人民银行8月31日发表了《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国际金融市场使用最广泛的基准利率是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libor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同业拆借市场萎缩,libor报价参考基础弱化。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爆发了许多报价操纵事件,严重削弱了libor市场公众的说服力。 之后,libor管理机构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在市场上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 )宣布,2021年底以后,将不再强制要求提交报价。 这意味着libor将退出市场。

为了适应libor的退出,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积极推进基准利率改革,目前基本完成了替代基准利率的选择工作。 各经济体选定的新基准利率多为无风险基准利率( rfrs ),各经济体独立公布,均为实际成交利率,只有单一隔夜期,大部分由央行管理。 例如,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选择了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 sofr )、英镑隔夜平均指数( sonia )、欧元短期利率( str )和日元无担保隔夜利率( tona )。

白皮书指出,考虑到新的基准利率都只有隔夜单一期限,国际上正在研究构建各期限利率的方法,第一种是参考实际生成的隔夜基准利率,计算单利或复利得到各期限利率的后区法。 二是根据相关利率衍生品交易计算各期限利率的前瞻法。 目前,交易基础更牢固的后顾法备受瞩目,一些机构正在研究构建前瞻法计算的期限利率。 另外,各方面都在积极推进新基准利率的运用和新旧基准利率的转换。 目前,衍生品基准转换方案基本明确,与现货产品新签订合同的基准转换方案也已出台,但库存合同尚未完全确定。

中国国内一点银行开展基于libor定价的美元等外汇业务,同样面临基准利率转换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了专门的员工群体,并积极开展了研究。 目前,国内libor等国际基准利率转换已确定借鉴国际共识和最佳做法,积极推进新的基准利率运用。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从制定国内基准转换路线图和时间表、参与新基准利率设计运用、推进新合同基准利率转换、探索库存合同基准转换方案等方面入手,组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指导相关银行尽早启动基准利率转换的各项准备工作。

白皮书指出,与国际相比,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总体起步较晚,但在培育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发特征。 中国从建立银行间市场之初,培育形成了基于实际交易的债券回购利率等基准利率,具有很好的基准性和公共说服力,至今已超过20年。 经过多年的持续培育,目前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债市、信用市场等基本培育了各自的指标性利率。 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 dr )、国债收益率、最优遇贷利率( lpr ) ( lpr )等在相应的金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基准作用,为观测市场运行、指导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实际交易基准利率基础上运行已久、全面、透明、易得的市场交易数据的同时,我国人民银行始终重视对基准利率的监管,这些特点为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基准利率较强的公共说服力、公共说服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基准利率体系还需健全。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培育dr为重点,健全中国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的构想和方案。 阶段,我国银行间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推进各类基准利率的广泛运用,创新和扩大dr在浮息债务、浮息同业存款等金融产品中的运用,使之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市场定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记者罗知之)


(作者:罗知之)

标题:“央行发布白皮书: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