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2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9月24日电(记者褚萌萌、邓倩)此次来到厦门参加海峡论坛。 台湾的徐慈莲见到了和自己一样克服很多困难来的岛内人。 有很多在大陆创业多年的台湾同胞,也有很多关心台湾同胞和两岸未来命运的大陆同胞。

站在印有“海峡论坛”文字的背景板上,徐慈莲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来吧,不顾我们的正义! ’她说:“正是现在,我们更应该来。”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因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和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双重不利影响,成功举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徐慈莲般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来自岛内参会的台湾细胞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支持。

“有了这样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向两岸人民传递信息。 这是多少人努力取得的成果? ”。 徐慈莲说。

这是我第一次被邀请参加论坛,但从事文化媒体工作的徐慈莲多年来一直往返于两岸。 我在大陆有好几个朋友。 “正因为台湾民众对大陆有点不了解,才会产生误解。 两岸之间只有多走、多交流,才能相互理解。 ”她说

58岁的徐慈莲出生于台湾宜兰的书香世家。 小时候看到爷爷读古诗,家里挂着“天下为公”、“民福利”两幅扁额,从来没觉得两岸是一家人。 “我是中国人,传承的是中华文化。 ”她说:“有了根,花就能永远盛开。”

触及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史,近年来,徐慈莲致力于宣传发行爱国主题电影作品。 她说有多少烈士为中华民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现在台湾有些人高喊“台独”分裂,她觉得“不太容易”。

台湾的细胞逍梦麟今年58岁,也是教师。 得知论坛将要举办的消息后,他最初反应说“太好了”。 “我决定毫不犹豫地来”“我们在波涛汹涌的情况下来到‘勇渡’海峡,是为了两岸能够维持信息表达的渠道。 这是我的荣幸”

虽然逍梦麟出生在台湾,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山东话。 父亲为了抗日而参军,后来辗转来到台湾。 两岸恢复交流后,每逢过年或节日,他都会陪同父亲回山东老家。

逍梦麟记得1989年秋天,他和父亲一起回山东。 “我第一次听到那么多人说‘很熟悉’的国家口音。 凉爽的秋风中,一切都是故乡的气味。 ”。 这次来大陆也是秋天,马上就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了。

徐慈莲和逍梦麟自称“小人物”,但我认为“小人物”应该成为两岸交流的“主人翁”。

逍梦麟对两岸交流感到使命感。 “为了同胞的利益和幸福,为了民族的大义,有必要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两岸交流。 ”。

(作者:褚萌萌、邓倩)

标题:““来,我们义无反顾!”两位台胞的海峡论坛“与会心语””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