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3字,读完约8分钟

百战归来一布衣

——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纪事(下) [/s2/]

■解放军新闻记者丁增义柴华张军胜杨明月

孙景坤近照 解放军记者孙阳摄影

风雨年洗故川,断桥向南望烽烟。

黄尘笼罩着他的乡土,寒月孤悬子夜天。

痛苦从心底涌出,荣耀不传达给别人。

被所有的思马革沙场包围着,青史丹书卫国篇。

秋天,雨过天晴,有点凉。

96岁的孙景坤躺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身上盖着薄薄的被子,明亮的阳光透过床前的窗户照着他瘦削的脸庞。

岁月和疾病侵蚀了他的身体,他只能听我们耳边的话。 对于六七十年前的任何战火硝烟的询问,他几乎可以不加思考地回答,但只是很少的短语。

突然,孙景坤转过身挂在床内墙上的志愿军旧军服,上面装饰了各种勋章。 在数的时候,有一枚一等功奖牌,两枚二等功奖牌,两枚三等功奖牌。

那是孙景坤一生最精彩的瞬间,但却长期埋在他的记忆深处。 脱掉了这件胸前缀满勋章的军服,孙景坤在人们眼里是心系集团的生产队长,一个弓耕乡野的农民,是大公无私的退伍军人。

这些身份似乎都与英雄二字无关。

这些身份,又是英雄的本色。

队长

和20世纪50年代的许多中国军人一样,孙景坤的人生被时代潮流分成了上下半场——上半场分成了战场保家卫国,下半场回到家乡参加建设。

抗援朝战争结束后,南征北战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辽宁省安东市蟾蜍塘镇山城村(现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成为复员军人。

当兵八年,孙景坤从农民到士兵,又从士兵回到农民。

孙景坤觉得自己身体不适,从朝鲜回国后一直受伤。 另外,他文化程度不高,认不出几个字,还是可以回家乡当农民,建设农村,照顾年迈的父母。

“我是党员,无论党说什么,我都在农村参加了合作社。 ”。

当时和孙景坤一起参军的该村同乡有12人,只有3人活着回来,另外2人都有残疾。 平安回家,幸运的是孙景坤把党组织的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役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不提。

从回到山城村的那天开始,一个战斗英雄“消失”。

回村第三天,孙景坤带着农具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 村里的人只知道他参军前担任过农会副主席,在部队打仗,入党。 孙景坤很快成为村生产队队长,在农业繁忙时,努力促进农业,多生产粮食。 农闲时期抓住收入,搞活集体经济。

那一年,村子旁边有一条小河,经常引起水灾,淹没了庄稼。 孙景坤率先用笼子挑土,用肩膀扛石头,带着村民修理简易堤坝,守护农田。 花了几年时间在故乡的兔子岭种13万棵松树和栗子树。

在孙景坤长女孙子美好的记忆中,父亲当生产队长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吃完饭就拿着锄头和铲子出门,走到哪里,做到哪里,埋头于集体事业。

为了帮助村民们早日摆脱贫困,1984年孙景坤组织村民成立了联合财富集团、扶贫财富集团。

孙景坤担心的是村民的生活很困难。 80多岁的五保户崔爷爷的老俩口有病,在意孙景坤度过晚年……

上战场保卫国家,回乡为民解忧。 一位叫孙景坤的退伍军人、老党员受到村民的尊敬,生产队长一干就是20多年了。

农民

山村村民多年后也知道,他们尊敬的这位生产队长,不是普通的退伍军人。

孙景坤的“不寻常”被发现是偶然的。

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村子的集体创收,山城村的年轻人去丹东市的造纸厂搬运旧书的造纸纸浆,一点质量好的旧书被他们带回村子里看到。 当时十几岁的张德胜对军事感兴趣,从中找到了抗美援朝战斗故事集《在朝鲜战斗》。

相反,张德胜看了《在危急情况下奋斗的副长孙景坤》文案,讲述了孙景坤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故事,附带的人物照片是有目共睹的。

“孙景坤? 这不是二爷爷吗? ”家中排名第二的孙景坤被村里的后辈尊称为“第二爷爷”。 张德胜急忙抱着书去孙景坤家,想寻求理解。

中午,孙景坤刚吃完午饭,坐在炕旁边。 张德胜指着照片说:“二爷爷,这是你吗? ”。 孙景坤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定。 不太识字的他对张德胜说:“读给我听。”

张德胜读了一句话,孙景坤平静地听了。 直到听到副连长全胜的名字,孙景坤的表情动了动“是我”。

张德胜立刻从书上抬起头来。 眼前的这个他更是熟悉的农民,这个他非常亲近的二爷爷,突然变成了陌生人,长高了。

张德胜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向村里的人宣传:“二爷爷好厉害,在朝鲜战场上是英雄。”

村里的人哇啦哇啦地来找孙景坤,听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但是孙景坤不说很多,记录他战斗事迹的旧书也收在他家。

那个时代,参军打仗并不新鲜。 时间长了,孙景坤这个战斗故事渐渐被村民遗忘了。 在村民眼里孙景坤还是“孙队长”。

1990年,丹东电视台记者到山城村采访村里种植大棚蔬菜的信息。 正在采访的有村干部对记者说:“我们村里还有战斗英雄。” 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下,已经66岁的孙景坤掏出紧紧地包着的布包,掏出奖牌,讲述了几年前的战斗故事。

很快,孙景坤的英雄事迹在丹东市传开了。 去旧英雄家探望的人络绎不绝,各种荣誉和表彰也层出不穷。

孙景坤对此感到烦恼,对当初采访他的记者说:“你给我添麻烦了! 家里总是有人,我没时间下地干活。 ”。

所有人都把孙景坤视为英雄,但孙景坤最关心的是自己作为农民的本分。

老兵

知道孙景坤“不普通”后,他周围的人怎么想都不知道的疑问,似乎得到了答案——

孙景坤的长女孙美得了小儿麻痹症,腿很瘸。 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连四块钱的学费都交不出来,她只上了半年学就退学务农了。 “我父亲是生产队长,写介绍信可以免学费,但他没有开。”

在位于丹东市近郊的山城村,由于多年来单位一直在招聘工人,孙景坤毫不犹豫地将机会让给别人。 有一年,当地电信局招募话务员,选中了手工快的孙美。 “我父亲看到名单上有我,就硬抢了过去。 我没有目瞪口呆。”

孙景坤有七个孩子,五个是农民。 眼前不知道招工人的路,长子孙富贵参军了,但这次孙景坤阻止不了,好不容易给儿子送了礼物。 写有“祖国人民慰问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字样的毛巾。

和孙富贵同龄的张德胜当时也想当兵,但没能去成。 “我父亲当时在县粮食局工作。 我曾在村子里生活,但户口上不符合农村征兵的政策。 我家和二爷爷家很近,他以为可以放松一下,但他强烈不同意。 ”。

虽然没能实现参军的愿望,但张德胜和家人没能对孙景坤怀恨在心。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产队男女老少都去食堂吃饭,农民的自留地全部归生产队。 红旗公社古城工作区主任孙景坤认为,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可能因此不能吃饭,多次提出不同意见,结果被撤职,3年后才恢复职务。

孙景坤的人品,村民们看到了,心里很尊敬。

这个“人”,一压就堂堂正正了。

这个“心”,直到诚实,都是为了人民而连接在一起的。

生活遇到困难,员工遭遇不公平,孙景坤透露军功章向组织开口,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别人很困惑,孙景坤也不辩解。

他有想说的人。

丹东是英雄之城,市内有许多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和孙景坤一起在异国浴血奋战的战友。

蹲在烈士墓前,孙景坤经常擦墓碑。 “你们为了国家拼了命。 和你们相比,我现在生活很好,什么也放不下……”

上了战场,孙景坤最喜欢穿的是军服吗?

以前,丹东市退伍军人事务局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安排他住进市光荣院。 孙景坤唯一的要求是把那支志愿军的旧军服挂在床前。

这辈子,孙景坤永远是士兵!

(本系列通讯合作采访:解放军新闻特约记者鲍明建、通讯员郑泽)

(本论文刊登在《解放军报》年10月14日第3版上)。

标题:“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 : 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