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题:避坑指南! 忍不住“剁手”,如何善于“剁手”?

新华社记者王俊禄、张璇

每年“双11”的电商购物节,各平台总是打出诱人的“优惠促销”、“百万补贴”、“满减优惠”、“限时杀”等口号,大幅优惠吸引着客户眼球。 但是,优惠的背后也有不少“道”。 客户需要擦亮眼睛,合理花钱。

在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发布的网络调查“‘双11’活动你最担心的事情”的问题上,很多网友选择了“套套太多,价格不合适”。 在关联规则的调查中,1922人选择了“规则多且繁杂,停止插手”。 151人选择了“想薅羊毛,但最终被薅了”。 364人选择了“像我一样机智,皮特大师”。 很多网友投稿说:“只有简单粗暴的直接打折才能真正打折。”“我知道的一点点的商品,打折后比平时贵。”“一直关注收藏的常用商品,突然变贵了。”

据电子商务专业调查机构统计,电子商务被大力促进后,出现客户爆炸性投诉,问题集中表现为:先涨后降,虚假推广,定金不退,发货晚,退货受限,新闻泄露;

指南1 :防止播音员“带节奏”。 今年的直播无疑是最火的业态。 但是,价格有点像播音员夺目的衣服,将落在顾客手中,“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差距很大。 另外,少数商家和带商品的播音员“钻头空子”中,虚假推广、质量混入、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此,专家警告称,客户必须提高商品评价能力,合理购买低价、大众商品。 其次,客户在购买商品时,具有取证维权意识,遇到网络红色推荐图片、视频等必须及时保存为证据的“瓶颈”,也可以向消协等部门投诉或起诉

指南2 :请注意折扣“难以兑现”。 据不完全统计,电商推出的玩法有秒杀折扣、百亿补贴、费用券、现金补贴、现金红包、优惠券叠加等。 其中,部分商家预付款直接减少的活动,客户必须支付定金,不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还,很多客户没有对“定金”和“定金”进行细致的区分,“后悔权” 除此之外,部分商品还会悄悄地改变“价格”,商家一般是“先涨后跌”。 有些商家在促销表面让利会清理库存,有时也会销售质量差的商品。

面对商业的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客户必须合理购物,不要让冲动的费用落到商业的“路上”。 好消息是,有打击“先升后跌”的制度的“助推”。 国家监督管理总局于11月5日发布了《规范销售行为暂行规定》,比较了经营者开展促销时的“期货涨价、再贴现”现象,制定了折扣、折扣的标准等。 经营者开展价格促销活动有附加条件或者期限的,应当明确注明。 对于“先升后降”的资费套餐,客户可向相关监管部门反馈。 EC平台建议建立相应的价格保护机制,不让商家提高价格。

指南3 :请注意快递“慢”。 “双11”期间,商家出货能力有限,面临大量订单压力,出货晚也会影响客户体验,一些打着“闪电出货”的商家也无法及时出货。 对此,客户必须做好物流落后的心理准备。 对于有点紧迫的商品,最好事先询问商家的发货时间,对于有点食品类、容易腐烂的商品,避开物流高峰期。 签名时先检验后签名,未经同意可以就放置代收点的物流行为向有关部门通报。

指南4 :请注意骗子“搭便车”。 在购物狂欢中,多个不法分子也瞄准“双11”,通过假冒客户服务、快递物流,以“处理售后服务”、“退货退款”为名实施诈骗。 消协认为,客户千万不要贪图贱卖,不能登录陌生网站或点击未知链接进行交易。 另外,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进行个人交易,以免吃亏。 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各类诈骗陷阱,客户可以向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投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作者:王俊禄张31; )

标题:“避坑指南!“剁手”忍不住,怎样“剁”得好?”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