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3字,读完约8分钟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年来深耕数字产业,出海培育康威视、新华三、大华等多家数字经济龙头公司,产业链完善,技术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圣

秘诀是什么?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委书记王敏认为,从创新驱动到创新胜利,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走出了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双轮驱动创新之路。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络产业园全景。 徐青摄

瞄准闭塞点,聚焦短板,以数字经济产业链为中心配置创新链

手掌上只有硬币大小的正方形零件,凝聚着大立科技理事长庞惠明“十年磨一剑”的心血。 这个无形的小零件,在疫情防控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红外热成像的重要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测温设备,奠定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以前在红外热成像行业中,最重要的探测器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供应商。 数万元的设备,零部件占所有价格的70%以上。 ”。 霍惠民表示,2003年抗击非典时,企业生产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核心部件完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高,在急事时根本买不到。 从2004年开始,霍惠民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绞杀”技术。

创新的潜力不仅来自企业的技术积累,也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支持。 “2001年,我们刚从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在几乎不投产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了我们56亩土地,让我们建立实验室和生产车间。 这是公司当时最需要的东西。 ”

制造探测器需要数百道工序,在技术上很难。 “很多工序的生产设备都是特定的,我们必须先制造设备,摸索,保证一个工序的成功率,实现标准化的器件生产。 ”霍惠民告诉记者,零部件开发需要高额投资,投入最多时占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半。 在这一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给予了重要的经费支持,同时帮助公司申报国家和省部级要点项目。

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支持下,大立科技先后研制成功了100万像素、200万像素和600万像素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大立科技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生产现场,工作人员操作着仪器设备。 立大科学技术提供图

由此,是浙江红外产业的集群特征。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科技、大立科技等公司迅速生产红外热成像技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红外热像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2/3,相关公司产值迅速增长。

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瞄准产业链堵塞点、短板自主创新,目前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了支撑新一代新闻技术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体系。

将“投资越多,补充越多”的公司的高科技研发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

“每年从财政支出中以15%以上的比例设立产业支持资金”——从——2004年开始,修订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企业刚成立的时候,办公室环境特别恶劣,经常能听到坐在机房里写代码,天花板上的老鼠乱跑的声音。 ”宏杉科技总裁杨柳告诉记者,年,宏杉科技瞄准了这个储藏国内新闻产业的短板,开始攻势。

“初期我们的研发资金有限,多亏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雪中送炭。 ”杨柳说,他听说公司遇到困难,主动将上门服务改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整新岗位,不仅减免了3年房租,还按公司研发投入的20%补贴了资金。 、宏杉科技掌握多个存储核心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工商银行、铁路总企12306结算系统等数据中心。

“投资越多,补充越多”,记者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访时,在这里发现,以公司高新技术研发为政策支持重点,各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指标,都是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投入,而不是一个生产和税收。

“生物医药产业投入高、周期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团队各个方面给予了支持。 》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企业创始人景书谦告诉记者,公司创立的初衷是“制造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创新药”。 他们提出的项目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050计划”项目考核,获得3年岗位补贴和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还得到了2次“一企一策”政策的支持。

景谦表示,目前,鸿运华宁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竞争力的生物药物研发管道,自主研发了多种靶向gpcr抗体候选药物,累计在全球申请了45项发明专利,已接近梦想。

杭州高新区经信局局长张绚刚表示,高新区重视发挥公司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对象以公司为主体,成果转化也以公司为主体,对选定的公司、产业敢于支持,以公司为主体的创新链不断升级

“新增、投资越多”——高新区的精准支持有力地撬动了全社会的研发投资。 宏杉科技、恒生电子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到20%—30%,电子商务、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电子和新闻等相关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达到两位数。 2019年,杭州高新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7.57件,9成以上来自公司。

允许失败,鼓励创新,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有人评价杭州高新区的成果出现了“忍”。 因为可以“忍”,高科技园区可以耐心地“忍”培育高科技产业,所以高科技园区可以宽容失败,帮助公司成长,坚定地支撑“明天未必成功,但后天辉煌”的技术和产业。

范渊作为第一个登上世界顶级新闻安全大会并发表演讲的中国人,2007年回国后选择在高新区创业。 他创立的安恒新闻现在是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知名公司。

从最初的不到100平方米的孵化器,到一层楼,再到一层楼……回顾安恒新闻的成长历程,范渊最感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创新生态的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创新创业和海外人才的支持政策非常明确,我们可以专注于研发。 这里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能在区内找到高质量的顾客和合作伙伴,产品很快落地应用。 ”。

聚焦孵化初创公司的杭州枫惠六和桥创投科技有限企业董事长马海邦认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吸引创业者的地方不仅在于良好的经营者环境,更在于长期形成的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让我再次起飞的地方。 ”。 博联科技ceo刘宗孺表示,在首次创业失败后,他带着整个智能家居的处理方案再次来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时的心情忐忑不安。 “我没想到,这个项目不仅高分通过考核,获得了500万元启动资金,还享受了各种优惠政策。 目前,企业销售额达到4亿元。 ”。

“只有允许失败,鼓励创新,才能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共同开通闭塞点,在新的快速发展格局中积极取胜。 ”。 王敏说,创新驱动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体现在政府政策和服务的创新上。 每次捕捉到公司和项目发出的创新信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是迅速做出响应。 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推出和升级了三轮“1+x”产业政策体系。 基于公司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优势和实际诉求支持差异化政策。

为了解决公司融资难问题,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初建立了基于公司创新能力的科技公司增信机制,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率先发起“公司创新点”试点,通过可量化指标精确构建全周期的公司创新图谱。

今年8月,一家名为“上马石”的公司电子服务平台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通。 该平台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大脑,支持应用数据,精准连接政府、公司、银行、园区,目的是让公司“上马、送距离”。 从事研究开发的范渊说:“如果说12年前还是10时代的话,那么今天就进入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生态的20时代。” (记者冯华)


(作者:冯华)

标题:“杭州高新区:双轮驱动托起数字经济高地”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