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4字,读完约3分钟

工人在菌棒加工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吴思摄

新华社4月25日电(记者潘德鑫吴思)记者近日在贵州水城县杨梅乡菌种场看到工人开着铁锹将木屑、麦麸等原材料送到工厂,这些材料经过几道工序,很快就制作出大小一致、紧张适度的暗褐色菌棒,红黑相间

53岁的高凤香是杨梅乡姬官营村的脱贫户,从2019年1月开始在菌种场工作,每月3000多块钱的工资成为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菌种场上班比以前合算”高凤香说,以前种地,一年只收获1000多斤“累”的玉米,不够养两只猪,现在工作轻松多了。 而且收入稳定,还有加班费。

水城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今年3月脱贫解帽,但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年初,该县立足于当地的冷暖气候,开始迅速发展食用菌产业。 短短两年,食用菌县生产总值达到4.83亿元,使4800个贫困家庭摆脱高凤香这样的贫困家庭成为增收的扶贫主产业。

水城县农投集团副总经理孟莹认为,该县食用菌产业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除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外,还有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助力两个重要因素。

目前,食用菌产业覆盖全县14个乡镇,拥有28个种植基地,种植大棚近3400个,集菌杆菌种生产、食用菌栽培、冷链物流、泡沫塑料生产及有机肥生产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另外,水城县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建立了专家就业站和实训基地,为食用菌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今年4月,为了培养更优秀的菌种,培养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水城县和相关科研机构共同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

工人在菌棒加工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吴思摄

研究所离杨梅乡菌种场不远,记者来访时看到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里制作培养菌棒的pda培养基。 实验室外面的几个白色试验温室特别引人注目:在栽培技术试验区,菌棒有“站着”的,也有“躺着”的,还有塑料袋包着的。 光质试验区分为绿光区、蓝光区、黄光区、白光区的土壤试验区又分为林下腐植土、田园土等。

“菌子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不同品种对菌棒的配置方法、光质、土壤要求不同。 ”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杨欢告诉记者,有人会定时到各个试验领域注意和记录菌棒的生长情况。

孟莹表示,“全链+科技”模式可谓一举多得。 可以开发适合当地的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减少种植户在运输、储藏、营销等方面的价格。 更重要的是,产业带动面更广,各个环节可以为农户提供增收途径。

3月以来,水城县许多食用菌栽培基地进入采摘季节,姬官营村迎新集团香菇栽培基地也于4月中旬收获第二茬,产量达20吨。 基地负责人严利表示,基地有111个塑料大棚、50多万根细菌棒,香菇高峰期每天有40多个村民上班,工资按10元/小时计算。 香菇销售后,村集体和村民可以参与利润分红。

(作者:潘德鑫吴思)

标题:“贵州水城:科技强链成就“小菌大业””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