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5月6日电(记者郑梦雨)穿着t恤、牛仔裤、踩着登山鞋,从云南临沧回昆明的途中,乘车8小时,39岁的陆明伟睡着。 刚结束在贫困山区一周的实地考察,陆明伟正要去昆明休息一下。

“位于一个斜坡上,山很高,石头很多。 水在山下流动,人在山中忧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表持水能力差,当地人看着河水在山麓流动,却无法使用,缺水成为当地人贫困的首要原因之一。 这样的“结构性缺水”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瓶颈。

年开始,陆明伟的科技扶贫项目进入云贵山区,为突破这个瓶颈带来了希望:少用电、少用油、用自然能源抽水,将安全清洁的生产生活用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大学期间,陆明伟在国外的网站上看了视频。 其中示威的装置利用微小的水流落差,通过压力变换将水送到了高处。 “该装置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以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为动力,使水压达到100米以上。”

陆明伟这样想着,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给山里送水的话,会滋润无数山里的村庄,村民们看到水就不再叹息,田地和果园都会干涸。”

家为上海陆明伟,在浙江绍兴创办能源科技工厂。 这里也成了他开发几个项目的出发点。

项目落地点大多比较偏远,条件艰苦贫困地区,山路难走,没有人行道,人少,通信条件差,有时步行,有时攀岩,项目考察和建设,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陆明伟去年9月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山町的经历令人难忘,项目施工点垂直高度927米,管道长度9.8公里,距乡镇40多公里。 在此期间,项目地一直在下雨,两台设备的调试期72小时不间断运行,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在山区“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们使用蓄电照明灯,一边打伞一边调整,红土鞋有十几斤重。

半年多的时间里,4个队伍“灌溉”了东山町山顶1.5万立方米的高位池塘,水充分利用排水沟,管道吸引着家家户户实现了自流。 700多户村民没有吃水困难,当地的千亩作物也被灌溉了。

陆明伟表示,过去3年建成32个抽水项目,比较有效地处理了8.2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和近8万亩农田的生产问题。 目前,团队正在建设的项目还有28个。

“祖祖辈辈走了几十里山路,背靠旱季的山里人,现在拧水龙头就可以干干净净的水了,田地也应该滋润了,当地的脱贫工作就快到了。”看到山顶的高池塘,陆明伟兴奋地说。

(作者:郑梦雨)

标题:“水往高处“流”“80后”公司家陆明伟“送水”上山记”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