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8字,读完约4分钟

6月1日9时左右,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病研究中心普外科八病区主治医生因铁夫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被送往市中医院北院救治。 为了救出他,他在12点多去世,只有42岁。

于铁夫,男,1978年8月6日出生,汉族、民进党员、硕士研究生。 4月25日,作为我院绥芬河口输入性疫情防控医疗队成员,陪同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开展医疗救治。 5月27日,顺利完成支援任务返回,在美的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铁夫于2005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8年9月被分配到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年9月获得佳木斯大学普外微创外科学专业硕士学位。 连续6年获得院先进个体,连续2年出席局表彰。

年,一名医生因工作劳累,在手术室卧倒的照片迅速“蹶红”WeChat的力矩。 照片的主人公是于铁夫。 那时,他上一次手术刚做完,就趁着下一次手术等待的短暂间隙,靠墙打着盹。 他因为一台手术,连续36个小时旋转轴,没有合眼。 但此时,他永远闭上眼睛,再也醒不过来。

冠新生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铁夫连续几天奋斗在防治第一线。 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区担任隔离病区1号楼负责人期间,他每天协助护士杀灭病房,为医院病人送饭,积极开展日常救治工作。 由于一些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抱有未知的恐惧,他从专业的角度产生了共鸣,用鼓励的态度带领他们走出困境,面对疾病。 如果有需要采集核酸的患者,他会主动寻求缨,积极完成。 在当时疫情紧张、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的前提下,他总是走在前面,把风险留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希望。 “我先来”、“做了就完了”一度成了他嘴边常说的口头禅。 这样永远“自告奋勇”的是铁夫,几乎活跃在科室各项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中,他就像永远不休息的陀螺仪,不知疲倦,无私,无所畏惧。 …。

“痛心!因一张照片让大家都知道的他 今天永远闭上了眼睛”

4月25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紧急选派126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前往牡丹江做准备,荣幸地成为铁夫之一。 牡丹江是他的家乡,父母和弟弟都住在那里,他也经常和医疗队员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讲这个四面环山的小镇……但是,这次特殊的“回家之旅”、“不回家”的于铁夫住在当地 据他说,这次不仅是来支援的,还想为5岁的宝贝女儿树立榜样,让她为参加战争“瘟疫”的英雄的父亲感到自豪和赞赏。

警察期间,于铁夫是临时成立的医疗队三级医生查房的责任主治医生之一,除了完成日常查房工作外,还需要检查病历的质量,帮助托管床医生采集患者的病史。 对患者提出的咨询问题,他总是和蔼可亲、认真地回答。 那天,他从隔离病房回到酒店洗漱完毕后,再次回到当地医院工作人员检查病历,处理出院事宜……医疗队成立了核酸检测组,他率先报名,踊跃参加。 虽然在集团内实行轮班制,但是只要他在上班,就好好休息,不要折腾,告诉大家自己可以独立完成。 他亲自担任医疗队员的“保健医生”,和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队员出于兴趣约定,解除隔离协助手术……

生活中的于铁夫是个乐观开朗的人,是患者的好医生、同事的好榜样。 对于住院患者,他总是能以天生的幽默感向他们欢呼。 对于新来的同事,他总是积极处理大家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度过“新手期”。 即使是和他还不熟悉的人,和他在一起也会被他积极的向上感染所牵引。 牡丹期间,红旗医院护士的孩子正值生日。 这一天,和当地员工一起准备了祝福视频,组织大家齐声高呼祝福口号,为孩子的生日留下温柔和悔恨。 他说,自己也是父亲,看到孩子的笑容,不要哭,不要失望。

隔离还没有完全结束。 放在背包里给女儿的六一礼物还没送。 亲爱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还没有好好拥抱。 基辅很遗憾地离开了他战斗过的热土,却把最美的笑容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

尽职责,接受奉献。 于铁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医生“尊敬生命、救命伤口、甘于献身、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可敬的铁夫同志,勇敢无畏的白衣天使,你去吧! (总台中央视记者杨洋)

标题:“痛心!因一张照片让大家都知道的他 今天永远闭上了眼睛”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