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32字,读完约10分钟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贫困发生率从去年的19.56%下降到了2019年末的1.48%。 从2019年到2019年末,4年间贫困减少了6.59万人。 年5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已经实现了全族脱贫。

毛南族是全国22个个体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之一。 广西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重点县,全国近10万毛南族人口中有6.45万人居住在这里。

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吃不饱、穿不暖、幸福小康、美丽家园,林业以独特的绿色力量影响着这座深山多姿多彩的民族。

机制扶贫的长期接力

我国贫困人口的60%、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的80%分布在山区、林区和沙区,林草生态扶贫是扶贫战斗的重要战场。

“针对贫困县的合作体制,原林业部从1987年开始建立。 除了政策、资金、物资和技术外,挑选和帮助担任干部职务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文案之一。 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眠地区延续林业扶贫机制,每两年派出几名职务干部,至今已有30多年。 我是最早去环江的职位干部之一,第一负责九万山定点扶贫。 ”。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党组成员肖兴威对环江感情很深。

“当时,广西河池的环江、洛城、柳州的三江、融水、桂林的资源、龙胜。 贵州黔南州的荔枝、独山、黔西南州的雷山县云南的楚雄、怒江州怒族自治县等都是部扶贫联系单位。 环江有10多人工作,多的时候聚集4人,有罗城和我们在河池市级工作,联系脱贫定点县的,光河池就有30多人。 ”。 曾经在河池工作的原国家林业局林改司巡视员安丰杰执着于河池。

“有钱就出钱,出力,没钱就出力,就出主意。 多年来,从事林业工作的同志情系环江、情系洛城、情系河池,把这里经济的快速发展规划为自己的故乡的事,环江人也作为自己的家人。 无论是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技术支持、项目努力,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绿色通道。 ”。 担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的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向明对此印象深刻。

肖兴威说:“具体的项目、物资、资金是表象,最大的意义是改变了毛南族的快速发展理念。 我们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意识转变,改变整个基层干部快速发展理念,通过培训提高人民快速发展技能,提高群众素质。 实践说明,原林业部当时明确的生态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目标,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处理了大石山区的生态,而且为环江走绿色快速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

据统计,30年来,环江县推进珠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造林补贴等国家重点造林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了森林抚育补贴、林业沃土、森林质量提高和森林景观改造等工程项目,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2%,植被覆盖率为26.3% 环江县被评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石漠化治理点县”、“国家绿化示范县”、“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县”、“国家点生态功能区试点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等。

生态扶贫的精确力量

“环江县是率先提出生态扶贫理念的县,也是率先实施生态移民的县,我曾代表环江县在1988年国务院扶贫大会上作过典型发言。 1987年,环江县有77户毛南族农民住在山洞里。 当时,我们提出了生态移民的理念,将北部大石山区无居住条件的前77户毛南族贫困家庭迁移到南部相对条件适宜的地区集体定居,将玉米变为特色经济林果,创新了生态移民扶贫的新模式,这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宣传 ”。 肖兴威自豪地说。

从林业部到国家林业局,再到国家林草局,历代党组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两三次定点调查,走脉生态脆弱地区石漠化集中贫困县和国家贫困县的脱贫之路。 1987年,在环江率先提出生态移民和生态扶贫工作构想。 毛南族人说:“有些村子每年领取8000元以上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许多贫困家庭成了护林员,只要看到山上的树,一年衣食无忧。”

在谈到洛城县和环江县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脱贫摘帽任务时,年11月,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春良表示,完成扶贫的最有效途径是精准扶贫、持续扶贫、绿色金融红利。 要搞清楚建段立卡毛南族和三个贫困家庭的全部统计,尽量纳入所有生态护林员的指标,进一步增加贫困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实现绿色兜底扶贫。

据统计,2008年以来,环江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3.89亿元,增加了贫困者的保护收入。 年来,环江获得建设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护林劳务费5547.7万元,带领近1.2万人实现脱贫。 此外,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珠江防护林工程等重要生态工程项目也增加了贫困者的劳动就业性收入。

产业扶助将继续发挥力量

“我们种了1.2万亩油茶树,短养在油茶林种了菊花”“26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堪比过去在老家一年的收入”……毛南族村民详细阐述了脱贫工作的成效。 对于“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在山区林业点县,林业产业既是生态经济,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

环江县全县总面积4572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3.547万公顷,是广西林业要点县之一。 30年来,环江发挥山林特点,读《山》字经,做《林》文案,求生态福利,以产业快速发展结合脱贫攻坚,抓好杉木、核桃、油茶、特色经济林果、木材加工等林业特色产业。

2019年9月,环江县的大沙坂,满山菊花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汇聚了黄澄澄来看的游客,村民们也来回采摘。 这里是环江县投资3亿元建立的万亩现代特色林业快速发展扶贫示范园区。



图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塘村,是毛南族村民在管理保护中栽培的中药。 (记者陆波岸拍摄)

据环江县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发展中心主任韦理电介绍,截至2019年底,产业园已完成油茶种植1.2万亩。 其中油茶林下种植杭白菊、金丝皇菊等药用菊花2216亩,亩产干花100~150公斤,按现有市值32元/公斤计算,总产值超过700万元,已有1.8万户建设卡脱贫 其他林下还栽植了海南黄花梨等珍贵珍稀树种,基本实现了长中短期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迅速。

科学技术扶贫示范有力

“林业产业实现现代化,林产工业是核心。 当时,我们在华山林场新建了松香厂,为林业精深加工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当地砍树卖树的观念。 ”。 肖兴威谈了林产加工给环江带来的利益。

环江县县长黄炳峰表示,“产业园区从去年1月立项到现在,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国家林草局的桥梁和科技支撑。 环江县实现“万亩万户,一基双带”,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年底超过13万亩,茶油年产量达500吨,产品精深加工率达80%以上,我们有潜力。 ”。

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蒋剑春和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广西林科院一行在环江建立院士就业站,三方签署科技兴林战术合作框架协议和油茶产业科技合作协议,为核桃、板栗、油茶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成为茶油产业的精深加工。 环江工业园区将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茶油精深加工生产线,年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 目前,食用和护理精油两大类共开发了7种产品,达到了有机食品的国际标准。

环江伍香源食品有限企业现场,山茶油的香气扑鼻。 企业负责人韦维指着铺在地上的厚厚的干茶果说:“工厂与合作社对接,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一年能收到2500吨干果,今年的价格达到了每斤13.5元,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 ”。

绿色金融扶贫解放改革红利

“有了这笔钱,我将带领全村村民迅速发展林下经济、花卉种苗,建设森林家园。 ”。 2019年3月25日,环江县下南乡南昌屯合作社理事长谭宽佑从中国农业银行环江支行行长罗先良那里收到30万元贷款,欣喜若狂。

这是广西公益林预期收益质押贷款在环江毛南族发源地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的试点。 南昌屯有农户90余户,其中建设卡贫困户24户,生态公益林309.93公顷,每年每户享有中央及自治区生态效益补偿金1200元左右。 据估算,入股红利的经济效益每年可使各农户增收4000元以上。

环江“九山半水半田”是人均耕地不足0.0667公顷,挨家挨户2.0485公顷以上的林地。 全县贫困村90%以上的贫困人口住在山里,保护着广阔的公益林,不能采伐,不能抵押贷款,只能靠中央森林的生态效益来补偿。

年,环江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为了充分挖掘改革红利,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突破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质押,将未来几年的预期补偿收入变为目前的快速发展资金,将活树变为现金,将资源变为资产,资本化生态,帮助村林业产业快速发展,贫困者的

近年来,环江以国有林场为主体,创建环江农林投资企业,搭建绿色金融平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成国开行广西分行和3亿元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经济连接产业

实践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

“环江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留着全世界同纬度地区连片面积最大、生存最完整、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喀斯特森林生态联系。 ”。 有木论和九万山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兰花之乡。 ”。 “有黔桂古道,是最早的汉代茶马古道,红七军从此走向胜利。 ”。 “有牛角寨瀑布群、长美中洲河、江色峡谷、雅致的天坑群等生态旅游资源。 ”。

环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荣彪如数家珍表示:“下一步,环江县将努力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创新和探索实践,充分挖掘森林湿地和自然资源社会服务功能和价值,丰富林业内涵,延伸林业产业链,延伸林业生态链。 ”(作者:齐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标题:“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可少环江毛南族脱贫攻坚的绿色力量”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