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4字,读完约4分钟

6月,雅鲁藏布江峡谷进入雨季高峰,但其律卓玛对雨季的到来不再感到不安。 随着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其律卓玛一家彻底告别了住宅的漏雨危机。

那个律卓玛。 王淑摄

“搬家后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看到房子漏雨已成为过去式,一应俱全的别墅,那位律卓玛满表示感谢,“一切都依靠党和政府,感谢党和政府! ”。 。

那律卓玛是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玛尼村的村民。 年12月,那位律卓玛一家搬到冷达乡共康村,住在百余平的二楼别墅。

查县共康村是为扶贫易迁而建设的新村,共康是“感谢共产党,同步小康”的缩写,由加查县、曲松县、隆子县、措施美县的369户1296名贫困群众搬迁组成,年7月全部搬迁,其中建段立卡

共康村 贾瓦加摄影

一进入共康村,道路清洁,庭院整齐排列,明亮的太阳灯整齐地立在道路两侧。 那律卓玛的新居宽敞明亮,有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 “现在水、电、路都太方便了”。 那律卓玛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那律卓玛的新居(小院内)。 贾瓦加摄影

转移“贫困窝”,斩断“贫困根”,当地政府通过“大众互助+集体经济”的新路径,让移民群众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同步小康,推动了优质共康村的后续快速发展。

年,共康村组织成立了共康村产业快速发展有限责任企业,成立了生态养殖互助小组,成立了果林种植和销售互助小组、农畜产品加工和销售互助小组、劳务输出互助小组、农机宣传互助小组,全村574名劳动力,全部互助小组。

家庭劳动力外出工作或者部分家庭劳动能力不足的,土地可以由村互助组托管,村集体组织组织留守劳动力,销售互助等人员协助农活,加工销售农畜产品,村委会根据劳动因素发放报酬。 这种比较的互助方式处理了外出务工人员、劳动力家庭不足的担忧,为留守人员增加了收入。

集体经济比较有效地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共康村推进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收入按生产要素分红,村民农牧收益最大化。 目前,村内459.6亩耕地宣传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种植老二、冬小麦、玉米、西瓜、土豆、白菜等农作物。

年共康村实现耕地收入20余万元,2019年实现收入30余万元。

微风徐徐,麦浪汹涌,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

在共康村栽培的冬小麦。 王淑摄

依托全村搬迁的草场资源,共康村投入相关项目资金550余万元,将迁户为主的当地高质量牛郎、牦牛整合为本村集体资产,在生态养殖互助组原迁址设立的郊野集中养殖,酥油、奶渣等

2019年,共康村养殖业全年盈利68万元。

“现在放牧有工资,放牧中如果没有家畜死亡率等,就会有提成。 ”。 那位律卓玛说,在此期间,丈夫原本在搬迁地点设立的放牧地放牧。

那位律卓玛一家五口,但在采访中看到了那位律卓玛一人。 本来,为了创造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家人在外面“奋斗”。

“丈夫放牧,女婿挖虫草,女儿外出赚钱,孙子上学。” 在家做家务的律卓玛也不让自己闲着,闲暇时在村里的奶牛养殖场工作。

“我现在存了2000元。 ’从那律卓玛嘴里,我听说她对家门口的工作很满意。

目前,雅鲁藏布江河畔共康村的“希望之林”也在茁壮成长,在700.9亩共康村生态农业综合体的高效经济林内种植着核桃、樱桃、桃树等经济作物。 目前,通过项目管理,培养了14名经济林木管理者,各类水果、花椒等产量10000多斤,实现产值13万多元。

共康村党员大众服务活动中心。 贾瓦加摄影

共康村快速发展的土地开发项目、生态养殖项目、经济林种植项目等比较有效地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年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年共康村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2019年,共康村人均收入从年的5647.57元增加到11039元,被评为“全国农村管理示范村”。

三年来,依靠政策机遇,共康村村民挽起袖子加油,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不要,穷! ’华丽变质的共康村村民在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共康村双语幼儿园。 王淑摄

标题:“别了,贫穷!山南加查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