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9字,读完约7分钟

巍峨兴安岭,莽林海深。

行走在亚洲面积最大、最完备的天然红松原始森林群落,30出头的马有时会深呼吸,目标是享受自然的礼物。

“爷爷马永顺是新中国的第一代伐木工人,有一个冬天砍伐了1200立方米,是全国手工采伐产量中最多的。 退休后的17年间,祖父和家人义务植树5万棵以上,砍树向大山还了“没有还债”。 ”。 一摸耳朵就知道,马立志小时候,“我们是这片森林的受益者,守护这片森林才有好日子。” 现在他是伊春市林草局的工作人员。

马志的故乡黑龙江省伊春市,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的荣誉,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国有林区。 年,小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伊春走上了转型之路。

年5月,习大大总书记在黑龙江进行调查研究时,第一站来到了伊春。 总书记指出,过去林场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但现在林区全面采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术性的。 林区经济转型快速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拓宽思路,多项政策并举。

黑龙江省和伊春市记住总书记的嘱托,坚定贯彻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雪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的转型快速发展道路,老林区焕发着青春活力。

在青葱的夏天,记者进入伊春,看着为“停止砍伐木材”而烦恼的林区人,如何迎接柳暗花明和春天呢?

保护这片森林

“行动吧! 植树造林啊! 绿化祖国吧! 子孙啊,哦,哦! ”

让人感受到年代气息的“植树号”,立志脱口而出。 “是爷爷生前经常大叫的号子。 他小时候经常带我上山,让我和山上的小树苗长得比背还高,看谁长得快。 爷爷说,小树和我一样,是他的孩子。

走了8公里崎岖的山路,马终于以到达工作地为目标。 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他必须回乡,继承祖父的遗志,从事种苗管理和森林抚育事业,每年夏初上山实地考察,制定林木培育方案。

“这是水曲柳! 那是黄菠萝! 这些都是珍贵的树种,不好好培育就不能成长。 ”。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的树种,马立志一眼就能区分出来。 童年印象中的荒山土岭逐渐消失,现在树林越来越密。 “爷爷种树的时候是植树,但现在我们种树是‘填空’。 到处都是树,我想找张纸空。 ”

植树造林是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工作。 “这两条红松太近了,容易发生营养竞争,所以必须降低密度,砍掉一条,以保证生长。 ’走在茂密的林间,马立志边看边记,要评估哪里需要密度降低、修树枝、修剪灌木。 “红松旁边一定要多种阔叶林,形成针广混交,保持平衡,才能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 ”。

从“多砍树”到“多种树”,再到“护林”,是伊春林业迅速发展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伊春累计向国家提供木材2.7亿立方米,占全国国有林区的1/5。 2000年,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实施,伊春林区可以休养生息。 年,伊春在全国要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保护成为林区人的头等大事。 采伐停止以后,伊春共植树2亿株,造林180万亩。

“生态变好了,赤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现在也很常见。 其他同学羡慕我们林区的生态环境,想出发时装在袋子里空气回去。 ”。 在林中呼吸着清澈的空气体,马感到自豪。

吃生态食物

一边请游客住院,一边准备饭菜,刘养顺忙得不得了。

“干了一辈子伐木工,谁想辞职当老板? ”。 刘养顺是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林场退休工人。 年5月,习大大总书记在伊春的视察中访问了自己的家。

“在与我们家族和邻居们的座谈中,总书记说,林区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将面临暂时的困难,党委和政府一定会在意。 大家的日子越好,大家也必须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道路。 听了总书记的话,同乡们都很兴奋。 ”。 当时的情景,刘养顺还历历在目。

此后不久,在林区政策的支持下,刘养顺的农家院开业了。 炖铁锅、贴年糕……土气特色菜,让从南到北的游客乐在其中。 到了旅游旺季,全家五口到齐上阵也忙不过来,一天就到了1000元的账上。

“林区生态环境更好,院外山景越来越美,游客更多”就这几年的一些变化来说,刘养顺显得有些兴奋。

老伴杨秋娥也说:“现在家底越来越厚,家人不仅吃、穿得漂亮,还在想空在国外转! ”。

看着看着刘家富起来了,旁边的高凤香也动了心。 年,在刘养顺的帮助下,她也开了农家院,除了农家料理外,还开始了住在东北的土炕上,采摘水果蔬菜等新项目。

几年后,溪水林场农家乐迅速发展到16家,“溪水农家院一条街”闻名遐迩。 除了繁荣的农家院外,还有特色民宿、汽车露营、康体养生等旅游新业态正在兴起。

这不过是伊春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强市”战术的缩影。 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大会,呼唤“林都伊春森林之家”企业品牌,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业进入高速公路,2019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5%、13.5%。

“吃了生态饭,度过了小康的日子! ’抱着2岁的孙女,高凤香笑得合不上嘴。

找到新线索

伊春“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停止采伐后,这样的条件能干什么? 以伐木为生的霍春林曾经很困惑。

57岁的霍春林,住在伊春铁力市铁力镇满江红村。 林区全面停止采伐后,霍春林和人一起在自己的园子里种草药,但规模和质量都很差,一直没有上涨。

年,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诱惑下,霍春林和同乡人民加入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享受种植和保险补贴等政策红利。 “我们只是种地,合作社找销路,负责干燥加工和冷库仓库。 ”。

看到霍春林的时候,正好是平贝播种的季节,他在药材地里很忙。 这几年,由于林区人民的奋斗精神,霍春林一家逐渐富裕起来。 去年生产了10万斤平贝,算上合作社的红利,收入50余万元。

蓝莓变成果酱,木耳变成茸饮,中药材变成药品……在伊春,形成了多点支撑、多元快速发展的产业结构,很多林区人和霍春林一样找到致富新途径。 去年以来,伊春加快了产业项目建设落地,特色产品本地加工购买率达到45%,处理了7万多林业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看,开着那盏灯的就是我家! ’乘上轿车,记者跟随霍春林回家,眼前是新的居民楼。 “过去,父亲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地平房里。 我小时候住在狭窄的旧平房里。 现在住的是开放式的新楼,出门是干净的柏油路,生活变化翻天覆地。 ”。

夜幕降临,霍春林和老伴来到铁力公园散步。 广场上灯光摇摆,水上灯光秀正在上演。 “现在生态好,好山好水种的药材更珍贵,我们林区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霍春林看起来很幸福。

标题:“林区人捧稳生态“金饭碗”(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