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2字,读完约4分钟

11月24日,长征5号遥五火箭抬起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轰鸣空

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第六次月球探测工程发射任务。 不同的是,此前的任务是长征3号甲系列火箭完成的,但这次发射的嫦娥5号探测器重8.2吨,比嫦娥4号绰绰有余。 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胖五”发射,将其直接送入近地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1万公里的地月移动轨道。

记者从一院获悉,此次发射突出了三个看点。

奔月轨道15选1

月球之旅,路途遥远,“胖五”为了让“嫦娥”能节约一点力量,可以说非常亲切。

在常规任务中,为火箭设计轨道即可。 但是,这次任务对火箭的发射概率和发射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克服台风的越界影响,提高故障适应性,设计小组精心优化了设计,优化了“窄窗多轨道”的奔月发射方案。

据一院长征五号火箭全体副主任计师刘秉介绍,与近地轨道任务相比,月球探测任务的轨道设计更多、更复杂。

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

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正在变化,也需要考虑火箭和探测器分离后的光的因素,对轨道设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为了让嫦娥五号节省推进剂,在研制阶段,火箭队展开了精细化的“窄窗多轨”重要技术验证攻势,为期三天,每天有50分钟的窗户,每10分钟计划15个轨道,每个轨道都能准确地将探测器送到目的地。 这样,嫦娥五号登月后,可以减少轨道偏移的修正次数,在节约燃料的同时,可以更快地到达月球。

这项技术在今年7月长征5号遥四火箭发射天问1号火星探测器上成功了。 因此,虽然这次的任务要求很高,但“胖五”依然应对自如。

“胖五”挑战了高难度的动作

在这次任务中,“胖五”总共飞行了2200余秒。 其间,太空完成了高级动作——长期滑行。

滑行是指火箭的主发动机关闭后,火箭因惯性向前飞行。 听起来一点也不给力,但实际上,长期滑行对火箭,特别是零下200度以上的“冰箭”,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

刘秉说,距离长征5号火箭二级发动机一次关机再次点火,大约间隔935秒。 在这个开关期间,“胖五”为了完成箭姿调整、真空状态下推进剂下沉、低温发动机二次启动前的预冷等工作,做了很多动作。 另外,滑行较长,受火箭空之间的辐射影响,环境变化更多,低温推进剂温度和油箱所受的压力也发生了变化。

长征5号火箭立项之初,研发人员将长期滑行作为一大关键技术,对长期滑行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长征5号火箭的几次飞行中进行了验证。

“嫦娥”可以坐得更舒服

嫦娥五号个头大,体重大,结构多,复杂。 为了更安全舒适的“坐”,研发人员花了很多心思。

他们开展了大量器箭联合实验和分解,对探测器和火箭所处的电磁环境、力学环境、机械接口进行综合优化,使它们的固有频率错开,避免相互共振。

给“胖五”,为嫦娥五号定制了“座位”。 刘秉表示,普通卫星和火箭之间由包带连接,但只满足最大2.8米直径的连接要求,但嫦娥五号头太大,与火箭的接口直径达到3.1米,包带的连接任务是 由于该长征5号火箭使用的是低冲击分离装置,因此在飞行中安全连接,可以在火箭分离时降低冲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提供

另外,长征5号火箭整流罩上为嫦娥5号设有15个操作口和透波口,进行操作和数据传输。 据介绍,此次任务火箭整流罩的数值孔径和总面积超过了以往的发射任务,对整流罩的设计和发射场的联合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链接:

长征火箭和嫦娥姐妹的交往史

2007年10月24日,长征3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年10月1日,长征3号丙火箭成功发射“嫦娥2号”,我国直接突破月球移动轨道发射技术。

年12月2日,长征3号乙火箭成功发射“嫦娥3号”。 由于这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年10月24日,长征3号c火箭发射“再入飞行试验机”,成功为“嫦娥5号”探索道路。

年12月8日,长征3号乙火箭成功发射“嫦娥4号”,执行月球表面软着陆和探测任务。

年11月24日,长征5号火箭成功发射“嫦娥5号”,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迄今为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执行了全部6次月球探测工程发射任务,成功率达到100%。


标题:“嫦五:月球“挖土”,就坐长五!”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