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0字,读完约2分钟

南宁云-南宁信息网(记者冼慧莹) 12月22日,美丽的壮乡啱罗山歌在良庆区南晓镇龙凤谷休闲农业示范区观景台响起,来自南晓镇中心学校“晓莺”艺术团的师生们身着壮乡特色民族服装载歌载舞,人人笑颜。 这种愉快的气氛是记者去年“良辰美景自在良庆”平面媒体发布良庆行活动时感受到的。

用欢快的歌曲演奏。 记者邢慧莹摄影

22日早晨,记者跟随良庆区平面媒体发文队伍进入南晓镇龙凤谷休闲农业示范区,切身感受到良庆区致力于乡村振兴,积极保护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活动现场,充满壮乡风情的朗朗迎宾歌舞表演让多家媒体记者、新媒体大v们举起摄像机拍照。 我明白良庆区非常重视朗朗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南晓镇中心学校积极组织师生,传达山歌的魅力,此外学校还邀请了民间山歌艺术家班继联、壮文作家钟希增,向孩子们传授高洁山歌历史的起源和歌唱声。

班继联向媒体记者展示了燃烧线香的火球。 记者邢慧莹摄影

在活动现场,香火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班继联向媒体记者介绍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球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他拿起几根竹杆,熟练地按照制作顺序,一步一步地做成了香火球的大致形状。 很多学生也经常在旁边看,学习香火球制作,模仿用小双手制作的香火球,受到很多周围媒体的称赞。


班继连和学生们一起做香火球。 记者邢慧莹摄影

“以前村民在田间烧香火球驱逐野兽,保护庄稼……”班继连一边仔细介绍香火球的经过,一边向媒体记者展示香火球的做法,媒体记者们津津乐道,被丰富的民族文化所深深吸引。

班继连正在教学生教授制作香火球的诀窍。 记者邢慧莹摄影

据介绍,香火球是南晓町晓元村一带流传至今的传统体育娱乐项目,由鸡毛、香、铜钱、竹笋壳、竹筒制作,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农民每年春天举办的盛大活动。 最初的香火球被村民用来保护作物的收成,盛在庙会、灯会上,成为人民群众的消灾、驱魔、祈祷、纳吉的体育比赛活动。 由于历史原因,香火球活动中断了几十年,但近年来,香火球被文化部门发掘,入选市、自治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备受瞩目。 香火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班继联也表示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保护壮乡民间风俗文化,传播香火球,吸引更多顾客的关注。

壮香火球。 记者邢慧莹摄影


(作者:冨慧莹)

标题:“走进良庆:嘹啰歌声迎客来 非遗传承引关注”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606.html